木块弹簧模型的过程分析 木块弹簧模型的过程分析与思考
2023-07-03 14:58:22来源:五金行业资讯 编辑:五金行业资讯
一、弹簧木块模型机械能守恒吗?
不一定守恒。机械能守恒条件是除重力和弹力做功外,其它力不做功,或做的总功为零。例:弹簧和木块组成的弹簧振子:
1,在水平面上振动时:△水平面光滑:机械能守恒,△水平面不光滑:机械能不守恒。
2,在竖直平面振动:机械能守恒。
二、rfm模型分析过程?
RFM的含义如下:
1、R(Recency):客户最近一次交易时间的间隔。R值越大,表示客户交易发生的日期越久,反之则表示客户交易发生的日期越近。
2、F(Frequency):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交易的次数。F值越大,表示客户交易越频繁,反之则表示客户交易不够活跃。
3、M(Monetary):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交易的金额。M值越大,表示客户价值越高,反之则表示客户价值越低。
4、RFM分析就是根据客户活跃程度和交易金额的贡献,进行客户价值细分的一种方法。
三、两木块的受力分析?
第一块木块左边受到木板向上的摩擦力右面受第二块木块向下的摩擦力
第二块木块左边受到第一块木块向上的摩擦力,右面没有受到摩擦力
第三块木块左边没有受到摩擦力,右边受到第四块木块向上的摩擦力
第四块木块左边受到第三块木块向下的摩擦力,右边受到木板向上的摩擦力
四、eviews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过程?
一般x为纵轴,箭头向上,则横轴以上位移为正,横轴以下位移为负.
五、弹簧模型的原理?
你应该具体说一说,高中阶段有:弹簧振子模型,弹簧受力模型(主要用胡克定律计算),子弹打木块(中间连接弹簧,用能量守恒计算)。
当然,弹簧可以变成不同题目中的“主角”,处理时最基本的是F=k*X。
六、什么时候木块与弹簧分离?
弹簧所受到的压力达到最大极限时,木块与弹簧分离。
七、物体从弹簧上方下落运动过程分析?
答:物体的运动,取决于物体所受合力产生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当加速度与运动同向时,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运动反向时,做减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从弹簧上端下落,由于所受弹力的变化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没接触弹簧前,物体只受重力(忽略空气阻力),将以重力加速度g做勻加速直线下落运动。
2.接触弹簧后下落过程中,物体受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弹力F。随着物体下落,F↑增大。(1)当F<G时,加速度a↓=(G-F↑)/m,方向向下,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下落运动,(2)当F=G时加速度a=0,物体下落速度最大。(3)当F>G时,加速度a↑=(F↑-G)/m,方向向上,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直线下落运动,直到速度为0。
3.物体在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后开始向上运动过程中,弹力F↓减小:(1)F>G时,加速度a↓=(F↓-G)/m,方向向上,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上升运动。(2)当F=G时a=0,上升速度最大。(3)当F<G时,加速度a↑=G一F↓,方向向下,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上升运动,直至小球离开弹簧。
八、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答: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应勻速滑动,这样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才是木块在平台上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滑动摩擦力。
九、弹簧受力分析?
一根弹簧,在它下面挂5N重的砝码时,弹簧伸长了4cm,如果把这根弹簧放在不计摩擦的水平桌面上,在弹簧两端用相等的力把弹簧拉伸了8cm,则弹簧每端受到的拉力为(10)牛。 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的变化量和受到的外力成正比,如果外力为压力,则压力与弹簧压缩的长度成正比,如果外力为拉力,则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一根弹簧,在它下面挂5N重的砝码时,弹簧伸长了4cm,这意味着当弹簧受到拉力等于5牛时,弹簧可伸长4厘米,因此如果弹簧伸长8厘米,则弹簧受到拉力=5牛×(8厘米/4厘米)=10牛。为了保持弹簧的受力能二力平衡,所以当弹簧一段受到10牛拉力作用时,另一端也受到10牛拉力作用。
十、小球与弹簧之间的受力问题(需要具体的分析过程)?
从接触弹簧的瞬间开始 小球的受力为向下的重力g以及弹簧向上的力T此时g>T 合外力变小,加速度向下并且减小,速度变大然后T慢慢增的,直到有一时刻g=T. 此时和外力为0,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值然后T继续增加,此时g<T 合外力变大,加速度向上并且增加,速度变小直到速度为0,弹簧压缩量最大所以小球的速度以及所受的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